18857186355 ; 15988496865

0571-87759320

行业资讯

近期信心不足 远期转型必行——民营建筑设计单位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发布作者:huarui 发布时间:2014-02-06

       目前我国民营建筑设计企业主要有:本土民营、改制民营与外资民营等三类。在过去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十余年间,民营建筑设计企业也取得快速发展。在整个建筑设计行业企业数量下降的情况下,民营建筑设计企业数量依然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8%,成为建筑设计行业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并涌现出一大批全国性、区域性的代表企业,例如悉地国际、上海联创、天华建筑、上海三益、基准方中、厦门合道等。作为民营性质的企业,其发展有其独特性,为此,此次调查主要针对民营企业展开。

       对国内市场环境与竞争状态的看法

       近70%的民营建筑设计企业认为市场需求渐入下行状态;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反馈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和营业收入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下降,有单位甚至上半年没有新增项目。只有1/3的企业认为市场需求较快增长,同时有80%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对未来1-2年的市场环境形势持不乐观的态度。企业对行业发展的判断主要还是受未来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当前面临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延续影响与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的压力;国家推动经济转型的长期目标与当前地产经济主导下的地方政府短期行为以及政府换届的大背景,未来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呈现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民营建筑设计企业未来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民营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现状

       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在近几年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和行业环境、收费、客户需求、人才竞争、跨区域发展等方面:

       收费水平下降,项目回款拖延情况较多。本次调研中,61%的民营建筑设计企业认为收费水平与往年相比没有增加,同时业主付款拖延增加,主要是因为政策调控下,开发商一方面因对短期未来市场不确定,另一方面是现金支付能力下降而拖欠设计费;政府主导类设计也会因政府换届在收款周期、数量上存在不确定性。

       客户需求多元化带来的压力。建设业主对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促使设计单位更加关注并设法满足这些需求,这对设计机构的技术、品牌、能力等综合因素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机构面临较大的压力。从服务形态上来看,既有一些专项的服务(如方案设计、施工图服务等),也有集成化、一站式的服务;从需求内涵上来看,不仅关注功能性需求,也增加了人文、科技等因素;从需求外延上来看,对于设计企业的市场营销、品牌和服务等因素也更加重视。

       人才争夺激烈,人才引进困难。就本次调研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激励疲劳”、稀缺人才的引进困难,其中,54%的民营建筑设计企业2011年人力成本与往年相比增长了10%以上,9%的民营建筑设计单位更是增长了了30%以上;36%的企业目前人力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的40-60%。人才对设计单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竞争的首要压力落在了人才竞争上,当前随着建筑设计行业人力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加快、加深,民营建筑设计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竞争加剧、人才的吸引和保留面临较大的挑战。

       其他。很多企业反映当前建筑设计企业在跨区域承揽业务过程中普遍面临资质备案不规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源还是地方保护主义。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住建部也在积极研究相关的规范政策。

       民营建筑设计企业业务转型探索

       随着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的日趋成熟,竞争不断加剧,建筑设计企业适时推进业务的转型和调整成为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行业内企业主要从业务模式转型、业务领域拓宽、服务深度挖掘等几个维度思考自身发展转型的方向,综观民营建筑设计单位在业务转型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业务转型的核心动因。

在本次调研中,87%的民营建筑设计企业表示“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业务转型的主要动因;就不同区域市场而言,民营建筑设计企业转型动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市场成熟度高、竞争激烈,因此客户需求、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驱动更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增长极,必将吸引更多的竞争主体,因此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获取市场优势的驱动更为明显。

       寻求差异化发展是市场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才会出现的特征,这也是建筑设计行业市场日趋成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业内企业打破同质化发展、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的理性选择,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寻求差异化发展,体现出民营建筑设计企业日趋成熟的企业发展理念。

产业链延伸与打造专项领域的特色化是转型的重点内容

       产业链延伸是绝大部分建筑设计院选择的转型道路。就本次调研情况来看,70%以上的民营建筑设计院在产业链延伸方面更聚焦在前端,从设计到规划、咨询,关注服务内涵及价值的提升,这一特征在中小型民营建筑设计企业中更为明显。其根本原因是当前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争取的紧迫性更加突显,产业链的前端延伸有利于早期介入,有利于实现业务的前后端延伸。而大型民营建筑设计企业更加关注产业链的全过程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业务模式的创新,例如项目管理、BT、BOT等业务模式。

       建筑设计单位在细分产品方面更多的是聚焦在住宅、商业和城市综合体。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在打造建筑产品特色化方面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是与相关区域城市化发展阶段不同有较强关联的,东部地区的建筑设计单位细分产品更多的是与商业有关,如宾馆、商业、城市综合体;中部地区聚焦在医疗、交通、体育、城市综合体;西部地区的建筑设计特色品牌更多的是聚焦在住宅。

       积极探索跨区域、全国化发展,人才和资源整合是难点

当前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多数关注区域市场的拓展,并有部分大型企业实现了全国化发展的探索,在拓展方式上,中小型设计企业普遍采取了“跟随大客户”的模式,而大型设计企业更多地依靠其品牌影响力,采取自建、“收编”等方式。

       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当前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在探索跨区域、全国化发展的过程中,78%的建筑设计企业认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缺乏相关人才;52%的企业还面临着管理整合能力欠缺的问题。目前多数设计企业在跨区域、全国化发展中更多关注的是“布点”,而在跨区域、全国化的资源整合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无法充分发挥集成协同优势,这一问题的解决涉及组织管理模式、业务协同机制和技术手段优化等方面的工作,需要系统考虑。

       未来几年,民营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将面临新的环境、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业内设计单位必须转变认识、完善体系、强化实施,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能力升级,真正培育适应市场要求的业务体系,面对未来的发展,真正能够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立足于自身的情况和发展诉求,科学地、前瞻性地进行自身定位,从而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